“巫咸古国·非遗万象”2025巫咸文化非遗艺术疗愈活动在上磺镇巫甸园举行。记者 龚德财/摄
9月13日,“巫咸古国·非遗万象”2025巫咸文化非遗艺术疗愈活动在上磺镇巫甸园举行。活动汇聚多位非遗领域专家、学者,共同溯源巫文化千年发展脉络,解锁非遗多元形态的独特魅力。市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、市政府办公厅驻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璟辉出席活动。
活动中,李璟辉为巫甸园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挑花(巫溪嫁花)传承基地”授牌。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中,《巫盐天下》作者唐文龙、巫文化传承人王常林、北纬30度讲解员吴涛、萨满疗愈达人巫萨、古文字应用学者宾子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、专家及学者,以“溯文明之源,启非遗万象”为主题,围绕非遗保护实践成效与社会影响展开交流发言,从多元视角出发,就巫咸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活化利用、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创新、跨区域文化协作与特色品牌建设等关键议题,提出意见建议,旨在推动非遗技艺与身心疗愈体验深度融合,打造集文化探源、技艺实践、心灵疗愈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,为巫溪县文化传承创新与跨域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。
据了解,巫咸文化是一支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,其影响力贯穿华夏文明发展进程。它不仅深度渗透并影响传统思想与古典诗歌创作,更涵盖中医药智慧、非遗技艺等丰富内容,同时为民族哲学体系完善、科技探索突破及艺术形式创新注入动力,持续为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重要助力。